金秋十月,金融高地;專家云集,盛會啟幕。10月26-28日,作為國際四大再保險會議之一的第二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在上海魯能JW萬豪侯爵酒店隆重舉行。由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籌備組主辦,上海商保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百年溯源 尋跡前行——中國保險文化尋跡展”精彩亮相,格外引人注目。
回溯歷史,現代意義的保險早在19世紀初已傳入我國。從1805年中國第一家保險機構“諫當保安行”開設以來,中國保險業歷經清朝、民國和新中國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發展歷史。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保險業的重要發源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是遠東國際金融中心,曾匯聚中外保險機構241家,其中民族保險機構178家。被譽為“東方華爾街”的外灘,與鄰近的南京路、北京路等,聚集了大量洋行、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構筑了上海金融城市的版圖。
本次展覽根據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歷程,分為“風云際會”之清代保險業(1805-1911年)、“跌宕起伏”之民國時期保險業(1912-1949年)、“砥礪前行”之新中國保險業(1949年-至今)三個篇章,精選了上海商保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夏小欽女士珍藏的四十余件極具代表性的老保險單、火標和月份牌等,其中有不少難得一見的珍品,是首次公開展出,它們見證了中國金融保險業的發展歷史。
比如:1884年仁和保險公司照單,該公司是1876年招商局創辦的中國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1903年香港普安保險兼貨倉有限公司(PO ON Marine Insurance & Godown Coy. Ltd.)的廣告月份牌,是迄今所見到的最早的保險公司廣告月份牌;實物展出的保寧保險公司(British Traders Insurance Co., Ltd.)和北美洲保險公司(Insurance Company of North America)鐵質火標,大約興起于1880年,是當時外資保險公司懸掛于保戶門楣上的標牌,一度成為身份的象征。
以史為鑒,不忘初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據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夏小欽女士介紹,她從事保險行業二十余年,出于對保險行業的熱愛,多年來收藏數千份保險藏品,潛心保險文化溯源與創新。此次同時受邀演講《百年保險 薪火相傳——老保單里的故事》。她以多年收藏的保險資料實物和對行業發展的思索為基礎,追溯中國保險業200多年的發展脈絡,講述了其中的著名事件、典型企業以及獨具影響力的人物,比如朱葆三、呂岳泉、胡詠騏、周作民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優秀保險歷史文化,助力中國保險業的更好發展。
商保通公司作為中國領先的中高端健康險服務商,15年專注于健康險外包服務,先后與60多家保險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致力于打造“保險服務+醫療健康”的開放平臺,全面提供從智能理賠、醫療服務到健康改善的一攬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