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人身險預定利率為2.5%的保險產品全面停售,保險行業首次進入預定利率“2.0%時代”。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在設計保單時,對未來資金投資收益的假設利率,直接影響保費高低和保單現金價值。預定利率越高,保費越低(資金增值預期高,保險公司對保費的資金占用成本低);反之,預定利率越低,保費越高。
而今年1月10日發布的研究值2.34%,4月21日,發布的研究值為2.13%。7月份發布的研究值為1.99%,較年初下降了35個基點。已連續兩季度低于原預定利率上限(2.5%)超25個基點,觸發了監管規定的下調條件。
7月25日,四家頭部公司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工銀安盛等火速發布預定利率調整公告:
中國人壽公告稱:公司調整新備案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為2.0%,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為1.75%,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為1.0%。公司將于2025年8月31日24時起不再接受超過上述預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險產品投保申請。
進入9月,多家保險公司已陸續上線符合新利率要求的產品。例如,復星聯合健康近期推出預定利率為2.0%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中意人壽、信泰人壽、華泰人壽等推出保底利率為1.75%的分紅險產品等。友邦人壽、中英人壽、華貴人壽、陸家嘴國泰等均計劃推出新品,覆蓋重疾險、增額終身壽險、分紅險等主流品類,且產品預定利率均同步下調至新監管上限范圍內,進一步推動行業產品定價與市場利率水平深度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