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碼萬祺 ,作者碼萬祺
健康中國、行在路上。潮起海之南,逐夢自貿港。
筆者讀到一篇報告文學:《重押醫療AI,聯影在北美做對了什么?》
筆者感觸:
趕在聯合健康因為醫療AI出這么大的事,趕在這個當口推文,聯影做錯了,明顯是作對。
to be frank.筆者認為:醫療AI與保險AI是兩碼事。醫療AI還是可以降本增效的。以聯合健康這次遭遇的一系列投訴甚至起訴看,保險AI就是用來降本的,能否增效,有不確定性。可能帶來不少投訴。而且可能帶來一些客戶受到客觀傷害。保險AI,也許走得太快了。
按理說,用機器、模型替代人,是要先摸清人環節。就是真人、專業人在這里做,然后是醫療AI去輔助真人做,并不應是保險AI。保險AI純玩兒數據,怎么好隨便滲透到運營環節?這是作業流程、作業原則上的倫理性、原則規范性。腳踏實地,歲月靜好還是可期的。
AI用于提效,而不是用來壓迫。AI用于服務,而不是用來管理。請一定記清楚這個教訓。
言歸正傳,各方應給醫療AI留個地方,那就是要多方論證,避免出現聯合健康背負這么個負面丑聞。某種意義上,醫保國談是不是大模型?支付改革是不是大模型?還好我們目前有人員值守,你罵兩句如果正好罵到耳蝸處,是被聽到的。AI未來要經過準入,要備案。
感謝聯合健康平臺對本文的啟發。